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睿唯安11月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会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科睿唯安全球副总裁欧夏·格林斯基(Osher Gilinsky)等出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以“《研究前沿》十年:洞悉科学发展趋势,发现科学研究前沿”为题作报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战略情报研究所学术所长杨帆研究员发布《2023研究前沿》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常进致辞强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和国家科技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一直把基础研究作为立院之本,发布《研究前沿》系列报告是中国科学院“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重要举措。
常进指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综合集成平台,成立7年多来,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智库研究理论方法,产出一批重要智库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
11月28日,“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图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潘教峰表示,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战略情报研究团队与科睿唯安合作,面向全球发布《研究前沿》系列年度研究报告。经过十年潜心打磨,报告研究方法持续优化,核心内容不断丰富。结合报告内容并引入专家智慧,研究团队从宏观视角和中长期维度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解构和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前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从10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这些前沿方向因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客观呈现科学发展的清晰脉动和连续图谱,突出反映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科技突破和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与特征。
当天向全球发布的《2023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展示2023年在“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
《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2023研究前沿》基础上,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现。结果显示,综合11大学科领域整体表现,美国继续以强劲优势领先,在超过一半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中国稳居第二,在约1/4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英国、德国、法国保持前五。中国5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美国6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相对于美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优势突出,生态环境、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有望形成新高地,信息科学、物理、数学竞争激烈,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差距拉大,临床医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相差最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颖,还分别以“细胞焦亡、炎症和肿瘤免疫”“非晶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机遇”“电解海水制氢:挑战与机遇”为题做专题报告,针对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领域,进行学术化、专业化的解读与研讨。(完)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央行28日发布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潘功胜表示,过去一年来,很多央行面临通胀居高不下的挑战,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正逐步触底回升。
数据显示,8月至9月,中国CPI恢复正增长。10月,受食品价格同比下跌4%、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0%等因素影响,CPI同比小幅下跌。“我们认为食品价格不会持续下跌,预计CPI将会温和上行。”潘功胜说。
他还指出,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制造业PMI持续改善,5月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PMI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区间。
潘功胜认为,分析中国经济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至10%的高速增长。
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潘功胜说,展望未来,中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以及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高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相信2024年及以后中国经济将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