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3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前十个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8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其中,9月份全国铁路单日售票量、单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1—10月份,新线开通为客流增长提供了运力支撑。贵南、福厦、广汕、沪宁沿江等高铁新线开通运营,新增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200公里,有效增加了运力供给。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655列,同比增加47.8%。
今年假期百姓出行意愿强烈,探亲、旅游、商务、学生客流交织,短途和长途客流叠加,人员流动加速,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优化客车开行方案,加大高峰时段客运能力供给,不断改善运输服务。
同时,前十个月,中老铁路、广深港高铁分别发送跨境旅客9.06万、1611.7万人次,进一步便利跨境人员往来。 【编辑:周驰】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央行28日发布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潘功胜表示,过去一年来,很多央行面临通胀居高不下的挑战,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正逐步触底回升。
数据显示,8月至9月,中国CPI恢复正增长。10月,受食品价格同比下跌4%、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0%等因素影响,CPI同比小幅下跌。“我们认为食品价格不会持续下跌,预计CPI将会温和上行。”潘功胜说。
他还指出,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制造业PMI持续改善,5月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PMI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区间。
潘功胜认为,分析中国经济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至10%的高速增长。
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潘功胜说,展望未来,中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以及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高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相信2024年及以后中国经济将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完) 【编辑:姜雨薇】